唔同程度嘅IBD,用嘅藥物都會唔同,一般嚟講都會係用基本嘅藥物,視情況再慢慢加強。最常用嘅係抗腸炎藥5-ASA,尤其係輕度至中度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,都會先嘗試以5-ASA醫治;然而,對於嚴重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患者,就可能要用到壓抑免疫系統嘅藥,例如類固醇等,可以較快見到療效,能夠把病情盡早壓抑下來。
但係長期使用類固醇,副作用可能比IBD本身更傷害身體,因此大部份都只會作短期使用,同時間則嘗試以其他藥物,控制病情,如第一線藥物Azathioprine便需要6至8 個星期,先能夠達至最佳療效,而且每個人接受嘅份量都唔同,喺使用類固醇期間,就係調節份量以平衡對肝、骨髓、造血等帶嚟嘅副作用。如果第一線藥物尚未足夠,就可能要轉用生物製劑,如歷史較長久嘅抗腫瘤壞死因子(anti-TNF)又或者較新嘅生物製劑IL12/IL23等,逐步嘗試以求能控制病情。
* 李恒輝醫生提醒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、副作用及風險。如有懷疑,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