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經期前後都有腸胃不適,如肚脹,過多胃氣,便秘或肚瀉,令已經辛苦的日子更難受。大部分女仕都不是因為腸胃有重大問題,而只是身體受都週期性女性荷爾蒙的影響。換言之,這是生理反應,不需太擔心。
女性荷爾蒙是指雌激素(estrogen)和黃體素(progesterone)。排卵期前,身體分泌的雌激素會令一夥卵子(有時更多)成熟。排卵後,雌激素會減少,而黃體素分泌會增加。假如卵子沒有受孕,黃體素便會減少,然後開始月經來潮。黃體素會減慢腸胃的蠕動。因此,食物會停留在胃部和小腸的時間長了,導致胃脹,多胃氣和消化不良的感覺。同樣,大便存儲在大腸的時問長了,導致肚脹和便秘。雌激素也有些影響,但不及黃體素明顯。所以有月經前便秘的女仕,通常在黃體素下降後(即排經後1至3日)便秘便會消失。相反地,有些女仕在排經的日子有肚瀉的困擾。因為排經時,身體分泌出前列腺素(prostaglandin)。前列腺素在排經的作用是令子宮收縮,但亦會增加腸道的蠕動,導致肚瀉。
女性荷爾蒙是會影腸胃的。最常見就是月經前便秘,然後在排經時消退。但畢竟每個人的荷爾蒙分泌量不同及身體反應不同,所以病徵也不一樣。假如你有這樣的困擾,可以在經期前多做運動,進食多些高纖維食物,及保持足夠水份,以幫助排秘。盡量避免高”腹鳴(FODMAP)”食品,減少氣體在腸內形成導致肚脹及不適。研究顯示患有腸易激症/腸敏感的女仕更容易有生理週期性的腸胃不適。病徵亦普遍較為嚴重,容易疲倦,有腰背痛和失眠。(關於腹鳴食品和腸易激症,可參考第167期)。
如你不太清楚你的月經週期和腸胃不適的關連性,可以日記方式記錄腸胃症狀和月經日子。除了生理原因外,疾病亦可引致類似症狀。最常見是子宮內膜移位。詳情可請教你的醫生。
資料提供: 李恒輝醫生